1.科学选取内容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教育教学规律,以本课程目标定位为出发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具体围绕五个模块展开,如图:
课程体系图
五个模块 |
章节 |
理论学时 |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2 |
理想信念教育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4 |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
2 |
人生价值观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4 |
道德观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
4 |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2 |
|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
4 |
|
法制观
|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
4 |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
6 |
2.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A1”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为16个学时,1学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避免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符合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图
3.系统组织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绪论部分是课程的导入部分,针对大学生进入人生新阶段这一特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明确历史责任,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第一章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第二个模块:第二章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第三模块:第三章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四模块:第四到六章,阐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 集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第五模块:第七章、第八章,集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
(2)实践教学
依托“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A1”,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须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模块,即全体必选项目——课外阅读;个人任选项目:包括辩论赛、演讲比赛、社区义工服务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此类项目旨在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参加我校团组织、学工部门或各院系组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拓展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完成其中的活动项目。教师选定项目:模拟法庭活动、学生自制小课件活动、课本剧自编自导自演活动、案例分析会、校园采访调查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此类项目由教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及教学情况,选择其中一项活动,部署活动内容和相关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是课堂教学的扩展。
(3)考核方法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期末考试占60%,平时表现加课堂作业占40%,包括撰写课程小论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
目前嵌入式评价方法正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