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精神。按照“05方案”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主干课程之一,在我校面向大一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

       1.历史沿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前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05方案”将以上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形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2006级学生开始正式开设本课程。

       2.设计理念

       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我校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切入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五大模块展开,即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3.在人才培养中地位和作用

     (1)课程地位:

    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属于公共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学习后续课程即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本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基础

     (2)课程目标:

  1.     1.知识目标

    1.1掌握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

    1.2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基本精神,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

    1.3掌握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2.1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提升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3.素质目标

    3.1认清使命,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定四个自信,形成较强的政治素养。

    3.2增强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个人品德,形成良好道德素质。

    3.3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备良好法治素养。

      (3)课程联系: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校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学习使得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为后续三门课程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