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嘉宾访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文化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是什么?我们现在时常能听到“先进文化”这个词,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文化才算是先进文化?在文化建设上实施哪些举措才算发展先进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基础的表述中有一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把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联系起来了,那么,中国共产党究竟怎样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些疑问都涉及到本章内容。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首先需要对文化的基本含义有一个了解。

文化:从最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与上述比较相对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内容的总和。三是从更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精神生活内容中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讲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那么什么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了解了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知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我们就能分析和判断出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具备了这些特征,毫无疑问是先进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就会不断增强,就会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和促进,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极强的渗透性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参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思想保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那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常常被我们简称为“四有”。这是对公民素质综合的、整体的要求。其中每一项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特定的价值指向和文化内涵。

“有理想”,是指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它能使人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对人的现实实践活动赋予神圣的目标和崇高的价值。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则体现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有道德”,是指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个《纲要》将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新道德结合起来,成为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

“有文化”,是指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报务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条,也是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

“有纪律”,是指要增强法纪观念,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只有使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文化是条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说,我们的文艺不是为剥削者压迫者的,而是为人民的。毛泽东为文艺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和倡导的,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双百”方针,就要遵循艺术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文化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没有学术上的自由,就不可能有理论上的创新。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正如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把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要求。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就是要以立为本,着眼于立。因此,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用积极的、先进的、美好的东西去占领思想阵地。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实践好这个课题,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把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实践好这个课题,宣传思想战线责任更重大、任务更直接。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必须指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决不是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一点。因此,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共同奋斗。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首先,我们必须给“民族精神”定个义: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再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同学可能会问,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这么优秀的民族精神,为什么还要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原因有二: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后代为之骄傲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智慧和热情引导、聚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上的支撑。

2、民族精神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虽然我们说民族精神是千百年积累出来的,它能够超越时代,但同时,在不同的时代,它又具有不同时代特征。

以爱国主义为例。封建时代的爱国主义有“忠君”的“个性”。很多时候,爱国与忠君划上了等号。这个等号的前提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君王就是国家。君王主宰国家,他自然是国家的代表,也是国家的象征。君主和国家的关系注定了爱国与忠君是联系在一起的,忠君必然爱国,爱国一定忠君。一般情况下,两者不会发生矛盾,但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两者也会发生矛盾,此时,对封建统治者而言,忠君比爱国就更显重要。历史上的岳飞,在抗金斗争形势大好之际,如果乘胜追击,很有可能直捣黄龙,但君主的十二道金牌召他回京,他不得不在忠君与爱国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最后放弃追敌,听从君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爱国主义则有“民族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爱国主义围绕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表现出“爱社会主义”的“个性”。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民族精神这个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千百年来能培育出来,能传承下来,的确是因为它包含着民族精神的共性。但与此同时,在特定的时代,如封建时代,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它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甚至每个时代的不同阶段,又都有其个性。具有个性的民族精神受时代的影响,它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局限。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决定了它从来都与时代同步:随时代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内容,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永远的进行时,“坚持”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站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跳出过去时代的限制,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对民族精神进行继承和创新,弘扬和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第一要义,也是关系民族和国家兴亡之大节。知耻而后勇,“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荣辱观历来是中外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公民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们党一贯重视荣辱观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应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最可尊敬的。他反复强调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今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指出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将这种荣辱观精辟地概括为“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在全党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是偶然的。它既继承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求程度。“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它的提出,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解决好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涉及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要深人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谬误、文明与愚昧、真善美与假恶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扬好的传统,同时要不断加以改进,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关键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教育应把最大的雄心和人文主义的开阔理解力带进自己的任务之中。这个时代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有能超越现实、批判现实的预见性。身处教育改革大潮流的今天,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已摆在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赵家骥教授在《关于建设名校的理性思考》中指出:“创一流、建名校,是时代的呼唤,名校必须要有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力,所有远见卓识的校长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所有名校都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校园文化精神最终要构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规范教师行为的文化追求,它对教师的价值观有影响和导向作用,它是支撑教师奋斗的精神力量,它是支撑教师探究教育艺术和人格操守的力量,它增加群体的认同感,它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而学校教育则在此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1)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指校园的景观、设施等各种物化存在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它是人的思想(包括哲学、伦理、美学等)的外化。

(2)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即行为规则、行为要求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它是校园各种行为是否符合办学要求的辨别、模式、制约,是对校园文化某种价值观的具体化、规范化。

(3)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

从校园文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现代校园文化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校园文化能推动学校管理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精神生活质量。校园文化规范、主导着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

目前,人们关注名校,其实更多的是关注名校的应试教学质量、硬件设施、教师队伍,面对校园文化氛围和潜在的育人环境却较少看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还没有提到中学教育改革的课题上,即使提出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近些年强调所谓示范性中学的建设,但指导思想却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出现了设施豪华与精神缺钙的倾向。但全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教育或教育改革本身,而忽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规范和提升,客观上难以达到高水准、高品位的育人要求。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一件非常重要但又还非常薄弱的工作,由于它关系到学校特色的形成、教育环境的优化、学生发展的质量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是事业,需要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强调将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原则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说,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2004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人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文化、文物部门以及直属单位,其公共文化设施要加大开放力度,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通知还要求,对持有相关证件的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也要实行门票减免或优惠。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这实际上就是社会效益第一的例证。

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

在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下,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具体而言,就是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我们用一小段话总结一下全章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正确的方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国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才能使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本章小节: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培育有理想、在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