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4.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本剧表演法、嘉宾访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它包括所有制结构体制和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一定社会形态中现存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进行扬弃,并且选择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的过程。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我国学习苏联经济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计划经济体制,由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从客观条件看: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这一体制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壮大公有制经济,从而巩固政权;第二,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运行。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逐渐成为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

50年代初,毛泽东首先提出质疑,认为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普遍存在的关系,可以使用诸如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

1958年11月,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商品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

主要弊端:第一,所有制形式单一,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企业缺乏活力。第三,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四,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吃大锅饭”的局面,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逐渐成为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党的十二界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第一次肯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把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个决定,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3页)。他说,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

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

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说过,“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已经成熟。1992年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把这一问题讲得更加简明和更加深刻。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根据这一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充分发育和完善的市场机制。那种认为市场作用多了,就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和不正确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此后,党的十四界三中全会又在总结十四大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达到成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把它们作为资源配置的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第三,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经济运行的重心便转向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社会的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目的。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在经济运行中,市场受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发挥第一次调节作用,计划受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支配,发挥第二次调节作用,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在经济运行层次实现了有机结合。过去人们把计划和市场人为"提升"到基本经济制度层次范畴,并将二者加以对立,因而在理论上长期找不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点,实践上丧失了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和效率,错失了宝贵的发展良机。小平在理论上把计划和市场定位为"经济手段",从基本经济制度层次范畴"降位"到"经济运行"层次范畴,这无疑使社会主义在资源配置层次上成功地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和结合点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互相结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努力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和消极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的必然,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的基本根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了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具有发展不平衡性和多样性,比如在我国现阶段,大生产和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同时并存。同这种多样化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经济依然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就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在走向21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在对待所有制形式问题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可以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所有制结构,比改革前那种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全国而言,要坚持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可以有差别。也就是说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的总体而言,并不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又要通过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来实现。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途径:(1)必须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适当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除了在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继续保持国有经济的数量优势外,在其他行业和领域,要适当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这样做不仅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集中国有经济的力量优势,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其特征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即所谓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我国目前的全民所有制财产包括全国的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草原、荒地、滩涂和其它自然资源,绝大部分的邮电、银行、铁路、公路、机场,以及国有的工厂、农场、商店等等。

集体经济即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其特征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中广泛存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各种经济成分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征是:其中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社会主义劳动者合作经济,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劳动和经营,按股分红的合作经济组织,即股份合作制;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包括国有制企业之间、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国有制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以及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由公有制经济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组织,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多样化,而且完全应该和必须多样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逐渐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独资经营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承包、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

邓小平说过:“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个问题在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上还没有解决,主要是首老框框的束缚。其实,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2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总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1)企业生产资料归私人支配,生产经营由私人进行管理和决策;(2)除个体经济外,一般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3)依法纳税后,企业的经营成果归企业自主支配。

为什么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为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出资者的产权关系,就必须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公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多元出资者形成公司实体的过程中,只要国家和集体控股,就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目前,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有制控股企业,从证券市场上筹资近500亿元,其中吸纳了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大大拓展了公有经济的发展空间。在短短几年中出现了一大批发展后劲足,经济效益好,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公司,如四川长虹、江苏春兰等等。

    非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竞争活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竞争的形成必须要有多元的产权主体为前提。在单一的公有制情况下,由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竞争对手,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难以引入竞争机制,这就使公有制企业失去了外在的压力,也难以形成活力,改善经营管理。因此,在相当大的可能性的空间里,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是公有制经济参与竞争、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而带来的竞争,对公有制企业不仅仅是挑战,更重要的是机遇和动力。

   非公有制经济对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有制企业在产业发展程度和技术进步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差距很大。而积极利用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提高我国公有制企业的产业水准和增强技术进步能力的重要途径。

    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健康发展,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原因: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既能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增加社会产品,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国家还可以从中得到税收,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生活资料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基础: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直接依据: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本身就意味着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社会稳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承认一切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的创造和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价值的创造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价值的源泉。其答案是劳动,只有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生产使用价值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而马克思强调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就价值的生产来说,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最多只能转移其原有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丝毫新价值。     

    至于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应当怎样分配,这决定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归根结底,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怎样分配,从根本上说要服从于生产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存在着按资本分配收益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允许和鼓励这种分配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只要这种分配方式不成为分配关系的主体,并对其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营活动。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所得,但同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具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分配方式也包括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劳动者的收入主要是出卖劳动力商品所得的价值和价格。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剩余价值则为私营企业主或外商独资所有者无偿占有。要妥善地处理这种分配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就是按经营成果分配个人收入。参与这种分配的主要由农村家庭经营者、个体经济、私人企业主、“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公有企业承包者等。

  (3)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的主体要素劳动者的劳动,也取决于客体要素的投入量,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都是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特别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贯穿于生产各要素之中。作为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的拥有者,必然要求由于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各种生产要素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三、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了“一个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即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思想。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邓2-152)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深刻阐述。

 “先富带共富”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否定了把社会主义混同于平均主义的错误观念;二是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三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避免两极分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它所允许和鼓励的是劳动致富、守法致富,对非法侵犯他人利益,以非法手段谋取暴力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对合法的正当途径取得的过高收入,国家也要采取措施调节,防止个人收入过于悬殊。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在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上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是根据国情而做出的一种现实选择,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劳动是唯一尺度,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阶级差别,但默认个人天赋的不平等和工作能力的不平等。由于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贡献大小不同,劳动者得到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即使所得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现,还会扩大这种差别。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着由按劳分配产生的收入差别以外,还存在着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收入上的更大差别。必然导致所产生的收入有差别,劳动者的富裕程度有快慢之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申,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也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同样有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城市和农村、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别,经济收益不平衡,也必然造成劳动者的富裕有先后之分,各地富裕程度有快慢之别。

 “先富带共富” 是我们党的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

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人们一般认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如鱼和熊掌的关系,两者不可兼得。

效率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讲,效率表现为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有效配置;从微观经济运行角度看,效率表现为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效能的充分发挥。效率提高意味着劳动时间的节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公平是一定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是社会的公平。公平的内涵:  1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排出任何特权、垄断等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2)分配尺度统一。同样的付出得到同样的报酬,消除任何歧视或双重原则的不平等;3)公平分配必须消除剥削。无偿占有、不劳而获,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就无公平可言;4)承认差别,差距适度。承认人的能力、才智、积极性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承认财产和收入的适度差异。

效率和公平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关系。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高层次的公平的分配;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率。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但又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关键是如何使两者相互兼容并共同增进。

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构成社会成员经济权利平等的基本前提。但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单纯地追求结果上的平等,表现为严重的平均主义,结果损害了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追求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提供了可能。

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效率,公平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就无从谈起。效率优先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人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强调效率优先并不意味着无视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失去公平,效率的提高必然不能持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就是力求起点平等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同时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主要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三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必然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条件。特别是在体制转型的时期,由于法制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些人乘隙大发不义之财,会因此造成两极分化。

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针对贫富差距问题指出,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如果差距悬殊,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要把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同时,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得的一切收入。保护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有能力、有知识、有技术、有资本的人率先富裕,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2)取缔非法收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偷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依法严加惩处。

(3)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个人额外收入,必须纠正。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理收人的因素。

(4)调节过高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分配一方面体现在微观上分配机会的公平,另一方面体现在宏观上分配结果的公平。调节过高收人主要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四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五是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六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七是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最后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相伴生的经济现象,形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了我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特点之一,高增长和结构性的通胀。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8月份以来的CPI涨幅创下十年来的新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特点之二,高增长高投资。高投资形成的高增长,在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只能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加剧能源资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

  特点之三,高增长高消耗。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消耗期”。一方面我国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高增长”仍会继续;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成本上升,支持经济增长的土地、能源和资源等约束已接近极限,推动成本明显上升。

  特点之四,高增长低就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去年以来,就业超计划增长,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逆转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

  特点之五,高增长高储蓄。到2005年,我们的储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1.7%,比世界大多数国家平均高出15到20个百分点。过量的储蓄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宏观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压力,最突出的就是银行存贷差的比重增大,使得大量资金出现投资时滞。

  特点之六,高增长和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刺激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容易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也不利于抑制过旺的投机性买房需求,并加大通胀压力,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特点之七,高增长高顺差。2006年贸易顺差为1775亿美元。高顺差反映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结构性调整。因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在高额顺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特点之八,高增长低收益。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快而不富”的问题,尽管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居全球第四位,但按人均算,仍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以后。GDP增长速度很快,但相当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民财富。

党的十七大将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深刻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最近中央又提出要坚持好字优先。这个调整是在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重大创新。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取得重要突破。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健康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核心技术集成创新与跨越。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

    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整合研究实验体系,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重大科学工程,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第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整合研究实验体系,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重大科学工程,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第三,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加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第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

    第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极其丰富。“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

总之,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体措施:

    (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4)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5)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各地要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2006年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确保农民直接受益。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国有农场要逐步剥离办社会的职能,转变经营机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6)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五、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第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第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办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强民族大学建设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扶持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区。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一,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 洞。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完善重点行业能耗和水耗准入标准、主要用能产品和建筑物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取水定额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政府节能采购, 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石油替代产品开发的财税、价格、投资政策。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 机制,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 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 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第三,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要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进一步增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比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 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雨洪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季节水农业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高度重视这些技术在资源开发利 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要进一步加快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比如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生产和推广、对高效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推广等;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 目及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加快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等多项工程建设。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能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如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 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要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整合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维护公众的环保权益,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本章小节: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制方式,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要深刻理解。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