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2.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三个有利于”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本剧表演法、嘉宾访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国从 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四个重大问题需要做出准确回答 :一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三是改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四是用什么标准检验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
对第一个问题做出正确回答的是毛泽东,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第二、三、四个问题做出完整而科学回答的是邓小平,从而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与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大贡献。它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上述毛泽东同志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由邓小平同志解决的。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科学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需要明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学技术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中国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祖国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强大的物质条件。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才能克服过去形成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各种旧体制,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只有发展,改革才能持续深入下去。
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社会稳定。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政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得以健康进行的前提和保证。邓小平强调指出,总的讲,我们有四个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不变,两个开放不变,进行改革的方针不变。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发展的速度同改革、发展方案的稳妥、协调以及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非常重视,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地理解,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时代的潮流——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历史的昭示——历代兴衰更替总是同开放和封闭程度呈正相关的联系
现实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需要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
2.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立足点。
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是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
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局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 196页)
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WTO),简称世贸组织。1995年成立,目前有130多个成员国,其前身是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贸总协定(GATT)。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没有参加GATT的活动。1986年7月,我国根据对外开放的需要,正式向GATT提出恢复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开始中国的“复关”谈判。经历15年,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既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又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身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更好地把引进外资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促进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优势的压力。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一次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写进党的文献。
根据我国不断汇入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我们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国家经济安全新观念、增强经济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尽管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面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但不能因此而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在一些关键部门与领域积极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
合理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应该遵守WTO的规则,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同时,我国应该合理利用WTO规则,在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作出努力。
合理利用外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外资进入对我国根本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外资进入的规模和部门、外资的控制力以及政府防范外资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预防措施等。政府合理管理和利用外资可以减轻或避免外资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入世”后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金融市场监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旦国际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或出现资本项目逆差和国际收支恶化等情况,就有可能触发金融危机。我们必须完善金融市场管理体制和信息体系,审慎放开资本帐户,密切关注国际资本市场动向,提高对金融市场的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确保金融安全。
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设计一套监测指标,随时进行监测和调整国内外政策,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和高效运行,确保国家经济不受重大损失。
本章小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