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搞清楚中国建立的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本剧表演法、嘉宾访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毛泽东的这段话,是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讲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只有正确认识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地制定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解决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真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没有作出进一步判断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只有极其原则的设想。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但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列宁在1916年7月在《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中,第一次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做“社会主义”, 列宁也是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成为现实的实际问题。但当时列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是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将怎样过渡到“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列宁没有也来不及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苏联领导人始终未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判断
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上议事日程,始于苏联三十年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斯大林在193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1939年他在联共(布)十八大上说:“我们正向共产主义前进。”只是因为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打乱了他提出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间表;1946年9月,斯大林回答美国《星期日时报》记者提问时说:“一个国家内的共产主义”,特别是在苏联这样的国家内,是完全可能的。1952年,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再一次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宣布苏联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从勃列日涅夫开始不再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现实的任务。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其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则提出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入口处”,始终没有对苏联基本国情作出有科学根据的正确分析。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则指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对苏联国情做出了较为实际的判断,但在改革中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5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这一估计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特别是由于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胜利的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随之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这种急于求成的观念和政策,不能不在实践中碰壁。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对混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否定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的批评,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60年代初,毛泽东又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叶剑英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但是,在这两个文件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都没有展开。1986年中共中央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重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5、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87年8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党在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包括:(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时限)。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在系统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这一阶段的特征和历史进程做了全面的展开和说明,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的新社会的范畴,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经过10年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在上述九条基本特征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渡性特征。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强调:“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的初始阶段,更没有上升为基本国情。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象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赋予这一观点明确的含义和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它是党制定和执行党在现阶段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党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我国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我们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却无法逾越。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这就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现在,经过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现代化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的。现代化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已经不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提出的工业化的标准。同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它们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过程: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虽然在文字上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所要表达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这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基本一致的。
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最终导致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新的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明:“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
党的十二大后到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夕,党对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基本路线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内容的简明概括。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认识的深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之一。
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既是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又是邓小平的“历史嘱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有了希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济是基础,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政治保障作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提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基础。邓小平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展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与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阶段性的行动纲领,又称基本纲领。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三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
20世纪末,邓小平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并被党的十三大确定下来。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历史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到4000美元,差不多用了200多年时间。按 1980年的汇率计算,我国20世纪5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70美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间大约将用100年时间,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但这个“雄心壮志”又是实事求是的。邓小平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分析,纠正了以往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不断调整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首先,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本世纪末”调整到下个世纪中叶,推迟了五十年;其次,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确定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应,党的十三大把十二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高度”去掉,改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后,分三步走的每一步,都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第三步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这一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步骤也突出了这一点,到20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并明确提出了在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目标。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第三、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战略。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当时的小康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在儒家学派的理想中,“大同”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境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一种社会模式,用以描述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借用“小康”概念,并赋予它新的内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多次对中国现代小康的时代特点做了阐述。中国现代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概括地从三个方面对小康目标做了论述。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的理解,成为在中国实现小康的重要指导思想。
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余还较远。
不全面的小康,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本章小节: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过程性特征,是我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长达百年的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演进。“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