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和意义,认真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本剧表演法、嘉宾访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能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毛泽东率先提出要“以苏为鉴”,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1956年4、5月间,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地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在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大会坚持了一九五六年五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明确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处于突出地位;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其中心思想是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同年8月他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是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都为以后的探索作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受到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从19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六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七十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四点九倍。经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1957年在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党在指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957年4月到1958年夏的整风运动中,党的领导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使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1958年,主要由于毛泽东和中央、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1959年,在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把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进一步引伸到党内。
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对待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偏差。
1966年5月至1967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党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与此同时,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刘少奇同志提出了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同志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同志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等观点;朱德同志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同志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有这些,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即使在“文化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毛泽东正确地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当影响国家关系的观点;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总之,八大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长期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搞清楚这个基本问题,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也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过程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980年,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的几次重要谈话,构建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同在1980年5月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讲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986年9月,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正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保留了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合理部分,澄清了原来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不科学成分,强调了过去被忽略了的社会主义内容,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用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是过去往往认为,解放生产力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任务,而发展生产力则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的任务。邓小平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纠正了“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就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社会主义本质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途径。从生产力来讲,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从生产关系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体现,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和社会主义本质观所包含的内容是统一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就不可能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领导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从最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对统一认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体现。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指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八大召开后,他强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取决于它能否创造比过去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否具有比过去社会更高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入并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这些国家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没有切实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以科技为先导经济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要争取主动,就要坚持发展。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是举足轻重的国家,不仅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的发展,而且解决全球发展的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 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的大小作为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在21世纪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靠发展;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只有靠发展。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世纪,不论是解决过去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观点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系统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构成。先进生产力是指高素质的劳动者、最新的劳动资料、精确的劳动对象三者的最佳结合,这就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智能化的生产力,指的是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是先进生产力的突出标志和技术基础。社会化的生产力,指的是生产者和生产组织从小农经济那种孤立的、封闭的状态,走向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社会化协作日益广泛和紧密的过程和趋势,因而获得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市场化的生产力,指的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转向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如果从先进社会生产力载体的意义上说,凡是凝结着较新科技、创造出更科学合理的资本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并因而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经济实体,都是先进社会生产力。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无论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无论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劳碌的探索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广阔途径。
2、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正经历着近代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指出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变革历史的“伟大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现实依据。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的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为30%-50%,20世纪80年代则跃升为60%-80%。科学技术不仅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而且使经济发生质的转换,在产业结构、经济组织、劳动手段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来抓。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75年9月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当代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面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本章小节 :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初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