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本章是这门课的总论部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教材设计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简要介绍教材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内容多,分五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在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概括出来的,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直到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真正传播,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断的学术介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特点。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是首先从书本上获得,而是首先从十月革命活生生的事例中领悟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开始传播。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就必然要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实际地运用它来认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从党成立起,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程并不是平坦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是由于,要使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要使这种典型的以产业无产阶级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成为适合于以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基本群众,以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为基本条件的中国,这一过程必然是坎坷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毛泽东说过:“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第29—30页。)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有更多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主义还不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就是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1929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如何纠正党和红军中存在的主观主义问题。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毛泽东提出要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是告诫全党同志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求党员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查与研究,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93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围绕着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问题,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15页。)的重要论断。此时,毛泽东实际上已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只是当时还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便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其每一表现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形式。后来,毛泽东又针对中国共产党内各种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生动地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第331—332页。)这里的“香”、“臭”、“活”、“死”都是一种比喻,所谓“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思想脱离实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不懂得恩格斯一再强调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虽然是毛泽东明确表述的,但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党的许多早期领袖和革命家,如李大钊、蔡和森、张闻天、邓中夏、恽代英……等,也都表达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过探索。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335—336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在革命战争年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重讲民族化、地域性,没有特别提出时代化问题,这是因为当时战争与革命的主题没有改变。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强调“民族化”已经不够了,还需要与时俱进,强调“具体化”。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晶,包括了“民族化”和“具体化”两方面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其次,要认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与实践的经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认识新的规律,永远保持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充满活力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就是既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做好向共产主义奋进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工作,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性,使其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新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历史统一。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才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有中国特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简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江泽民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三个伟人之一,他上承孙中山、下启邓小平。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代表者。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丰富发展等阶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建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了人民军队、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些都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的大事。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千秋大业,都和毛泽东的名字,和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多篇重要文章中,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问题。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说:“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534页)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此后,在整风运动中,随着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空前提高,毛泽东成为全党公认的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对主要由毛泽东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给予科学的命名和正确的评价也成为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从这一阶段起,在学者的一些文章中,在我党领导人的一些讲话中,陆陆续续从各个角度 对毛泽东创立的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并带有标志性的是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刊载了王稼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王稼祥在文章中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王稼祥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1945年5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代表全党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载入七大党章。党章总纲上写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党章又把努力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为每个党员的义务。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24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革命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晶。
建国以后,1951年7月20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在西北局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而斗争》时,对报告中“毛泽东思想”的表述作了如下改写:“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指针。”
此后30年,历史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曲折和探索中前进。1981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新的表述。新的表述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谈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江泽民总书记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思想,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新的科学的界定。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经过中国社会发展的检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第一,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革命需要理论的指导,先后出现过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洪秀全的农民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康梁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五四时期形形色色的“主义”,但是,这些“主义”都不能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形成不了完整的体系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需要继续寻找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来解决在中国这种特殊国情里发生的特殊革命所遇到的特殊困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正确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各阶级状况,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解决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毛泽东思想也就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
第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世纪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以其严整的科学性和震撼人心的逻辑力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当然,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力量是它征服人心的内在力量。但是,人们不会因此而自然而然的接受它。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能够得到广泛传播,首先在于这个国家具备了接受它的政治经济条件。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因而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又有相互勾结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农民阶级借用了西方的宗教思想,资产阶级也先后使用了改良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武器并不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与民族危亡的日益深重,呼唤着先进的新的思想武器的诞生,以完成民族独立解放的重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中国。
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革命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诞生的。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这一革命既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却又不同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因为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因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适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革命的具体要求下应运而生的。
毛泽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不完全等同于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适应中国革命需要、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这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俄、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在此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美、日等国加紧在中国开办企业,因而这期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有200万人,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到1921年有261万人,另有各种手工业工人1000万人,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科学思想做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沃土。革命实践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而革命理论又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1)革命实践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形式、道路等基本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正是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和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革命理论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革命的理论只有经过革命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用来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正是经过中国革命的反复检验,才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如:经历了反对党内三“左”、三右斗争考验,与蒋介石国民党疯狂屠杀围剿考验,反对美日等帝国主义考验、中国革命胜利与挫折考验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源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正确的革命理论,同样也是从实践中来的,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才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五,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条件
第六,十月革命后世界局势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由于俄国与中国为邻,且中、俄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更为巨大和深刻。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首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萌芽、基本形成、成熟和发展、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时间上从建党大革命失败前。代表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统一战线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与工农联盟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表达了初步的看法,提出了很多正确的主张
(2)基本形成或开始形成阶段: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30年代上半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这些著作着重阐述了下列基本问题:
——关于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与方法。
——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下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
——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3)成熟阶段: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中共七大。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实践论》(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论持久战〉(1938年5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等。成熟条件主要是:一是党走向成熟,有正反经验教训;二是有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三是延安整风对比,批判了教条主义,统一了党内思想;四是理论成熟。毛泽东这时40多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在陕北13年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毛泽东选集》1—4卷的159篇中就有112篇在陕北写的,占总数的70%之多。《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完全成熟,《帝国主义论》标志着列宁主义完全成熟,《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完全成熟。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主要体现在:
——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
——认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
——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理论;
——提出了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
(4)继续发展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代表作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这一时期的发展既有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更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主要有: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
——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其次,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特点
特点之一: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同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革命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的,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因为中国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民族民主革命,并向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前进。在这场特殊的革命里,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或仅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都不可能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曾出现了三次“左”的错误和三次右的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词句,或者照搬苏联经验,给革命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教条主义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这表现在教条主义机械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不领会其精神实质,不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和特点,不分析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会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词句。
二是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这主要表现在教条主义只会照念照搬这些决议和经验,把它们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全然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全然不懂实事求是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巨大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最鲜明特点。从这一意义来说,没有对教条主义的彻底否定,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特点之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毛泽东同“左”倾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妥协的斗争,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 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4页)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特别强调四个观点:
(1)要了解中国国情
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的社会,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他一些著名的文章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等,都是他身体力行的结果。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2)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一贯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下车伊始,哇喇哇喇”,反对闭着眼睛瞎说一气。他强调实事求是,强调调查研究。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更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了反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经验,奠定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态度。他在抗战开始时认为全党有一个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4)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毛泽东一贯反对空头理论家。他认为空头理论家都是拉着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吓唬别人。他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中要求全党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而绝不能把箭拿在手里,连称好箭而不用,也不能把箭乱放一气。
通过延安整风,全党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毛泽东思想也成了全党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第43页)
这一科学体系,主要由6个方面内涵和活的灵魂组成,由于这些内容将在后面各章里详细展开,这里只作一些简略的概括。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 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八年,主要是在战争中进行的。因此,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这一领域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广泛,主要围绕着两大方面展开: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思想对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六)党的建设的理论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的第一项就是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一部中国近代的历史,就是一部血和泪、仇和恨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的历史。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交相为恶,旧民主主义革命屡战屡败。中国的无产阶级被历史推上了舞台,他们年龄轻、人数少。 如何在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夺取革命的胜利?
特殊的国情,需要具有特色的理论,而具有特色的理论,是需要创造的。在解决这一极为复杂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深刻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的国情,对革命进程中的难题一一给予了解答:
(1)中国革命分两步走: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革命的总体战略,总体框架。就是先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开辟向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
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革命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呢?它的完整表述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是一条使党的战略框架从设想变成现实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指明了两步走的第一步怎么走,是党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认识的结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在这一条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指引下,才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那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革命从何处入手,怎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夺取全国胜利?形象地说,路在何方?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一条独特的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道路是实现革命总路线的一条具体途径,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问题。正是这条道路的正确与成功,才使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后推翻了三座大山。
那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实现条件和根本保障是什么?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中总结的。这三大法宝就是:一个团结各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一个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中国革命道路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坚强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
(5)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和纲领: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指出: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公式,是我们的主要经验,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在革命进程中,如何使党的领导不犯或少犯错误,使党立于不败之地,从胜利走向胜利?需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6)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革命活动中,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以上六点,理论上环环相扣,犹如一面旗帜,斩关夺隘,风展如画。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指引。正是在毛泽东思想这面伟大旗帜下,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才汇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巨大洪流,冲垮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思想正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就是如何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年恢复时期又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论:
(1)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年中,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53年12月,党中央按照毛泽东提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这是实现两步走战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成果。正是这条总路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了准备。
那么,如何使总路线的战略构想具体化,实现既发展经济,又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2)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包括工商业、农业和手工业三方面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即: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在中国顺利平稳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难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又以苏联的经验与教训为鉴戒,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在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与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著作与其他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树立这样的战略思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
这些重大的理论成果对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党在这个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和发展。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已经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不断激发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这一精神支柱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追求的坚强理想信念的团结奋斗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念,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自强自立的精神。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从近几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中,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看到,这种中国革命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一个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从一个人民倍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在世界上被人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
回首二十世纪,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追求与理想的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已经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新文明的文化血脉,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继承毛泽东革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
那么,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呢?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要认识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先对邓小平要有一个全面了解。(一邓小平的生平(1904—1997) 简介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 1926年底动身回国,被派到西北部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军队中从事政治工作。 1927年春夏在陕西中山军事学校工作,是年底至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底和 1930年初,同张云逸等在中国南部的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
1931年到位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曾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和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领导工作。 1933年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曾被当时党内 “左”倾的领导者撤职。 1934年 10月参加长征,年底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 1月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 129师政治委员,同师长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这些地区的抗日战争。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 1947年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开始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在对解放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他和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并向华东、中南、西南各省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 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6~ 1963年,曾多次赴莫斯科同苏共领导人进行谈判和斗争。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遭到公开批评和谴责。 1969~ 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的一个工厂从事体力劳动。 1973年 3月恢复副总理职务。 1974年 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首次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周恩来总理病重以后,他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于 1975年 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着手对当时极端混乱的局势进行整顿,并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因此受到迫害, 1976年 4月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 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8年 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在同年 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1年 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在他主持和指导下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从1978年以来,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领导全党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强调要纠正 “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克服个人崇拜,同时正确地和充分地评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贡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他主张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要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提出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在1982年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根据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不再设中央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87年 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9年 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退出领导岗位。1992年春,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根据谈话精神作出了 “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决定”。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1997年12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重要文章、讲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收入《邓小平文选》(1~3卷)。
邓小平工作经历十分复杂,经验非常丰富,对中国前途命运非常关切,这是他创立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条件。
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活本身所产生的。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的,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时势造英雄,是历史造就了邓小平。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段论述,集中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回答了历史性的课题,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长足发展,科学技术以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怛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在各个领域,科技都有长足的发展,围绕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当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阶段。列宁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指出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并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二是战争必然引起革命。那个时代的世界主题或基本特征是战争与革命。列宁主义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论断。列宁1916年1—6月写的《帝国主义论》是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1940年1月毛泽东写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诞生的标志。二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战后40多年,西方国家之间无战争,世界范围内保持出相对和平;二是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势力是长期竞争共处,在世界范围内不存在无产阶级直接革命的形势;三是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从军事转向科技经济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1942年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1946年计算机发明成功,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四是维护世界和平谋求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潮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矛盾,都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邓小平正是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开中国。邓小平正是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邓小平理论诞生的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也是在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创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由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战败,英、法受到重大削弱,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因此,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生命力旺盛,资本主义日薄西山。但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进行改革,苏联改革不成功,到了60年代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重大问题——中苏从论战发展到战争,苏联由与美国称霸世界到解体。而资本主义由于内部改革,科技发展,显示了生命力。对正把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基础。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照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头30年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取得过的辉煌的成就,但也发生过严惩的曲折,甚至出现过“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曲折。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这种对社会主义不清楚的认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个字:
一是“纯”,即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把实现全民所有制这一单一所有制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第一标准。只能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不断割资本主义尾巴;不是我们现在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公有制并存。
二是“统”,即在管理体制方面,追求权力过于集中的统一体制,实行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长期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实行中央高度民主集权的管理体制。
三是“均”,即把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理解成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共同贫穷,共同落后。
四是“快”,即经济急于求成。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里,急于改变自己贫穷落后面貌,产生了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的狂热性,就出现了“大跃进”、“超英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致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五是“斗”,即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这样就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阶级斗争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人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人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事实上,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正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契机。如果毛泽东已经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那么,邓小平就没有这个重要契机了。正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论断。
第三,邓小平理论诞生的现实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新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实现,都与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关。正像毛泽东思想是适应中国民主革命的客观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样,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当代社会的明显特点,就是底子薄,基础差,生产力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文化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建国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党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曾做过艰辛的探索,成绩巨大,但教训也极为深刻。当历史列车把中国带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在指导我们实践的原有的理论已失去解释力的情况下,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人理论上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第四,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思想渊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着先导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经典作家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都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依据。如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假设,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却变成了现实。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较好的思路,邓小平对此十分重视。他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很多问题,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理论中的许多思想显然受到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启发。建国以来特别是1956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面的历史经验。党和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主张,尽管这些思想和主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有的甚至是一些火花,但却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基础。【讲课补充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材料】邓小平一方面没有丢掉老祖宗,另一方面又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 ,立足于新的实践,用新的思想观点去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第五,邓小平理论诞生的主观条件——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经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总结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一方面这个领导集体的成员特别是其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个理论的形成都做出了贡献,而做出了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的是邓小平。另一方面,也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邓小平之所以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是同他长期人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经历和崇高品格分不开的,邓小平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漫长曲折的“三落三起”传奇式的革命生涯,积累了民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那种好学深思的品格,练就了他无比深刻的敏锐的力;他那种坚强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熔铸了他独有的风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8月22日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邓小平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始终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作为执着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胡锦涛说,邓小平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心灰意冷,总是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愈加激起探索真理的勇气,更加深入地思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更大作为。“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不顾个人荣辱,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整顿“文化大革命”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全面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的峥峥风骨,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 尽管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两次陷入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然毅然决然地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但始终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是说:“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邓小平早就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地带头实践,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品格和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永远鼓舞我们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胡锦涛强调,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胡锦涛指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邓小平曾经谆谆告诫:“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胡锦涛说,邓小平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胡锦涛说,邓小平提出: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地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必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
——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等。
胡锦涛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为我们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1978——1982)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形成和命题提出时期。
这一时期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它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这篇重要文献和《思想路线、政治践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践来保证》、《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等文献,阐述了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等文献,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一系列政治原则和政治界限。《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著名文献深刻地论述了改革开放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要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关于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或先或后形成的。通过拨乱反正,这个时期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以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的政治路线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逐步实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重要命题。
2、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1982——1987)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轮廓形成的时期。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以后,使邓小平领导的探索有了中心、主题、目标、道路等,整个理论研究就在这个命题下不断完善、充分。在这一全面改革的时期,邓小平同志先后发表的《一心一意搞建设》、《各项工作都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实行改革》、《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等重要谈话,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揭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指导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实了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深入地研究和论证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地概括和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系统地分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1987——1992)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时期。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实了许多重要的观点: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央要有权威”、“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等等;同时对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等重大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当然,这一时期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发生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但是党中央明确宣告:党的基本路线与十三大的决策是正确的。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十二条原则;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在向体系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战略,显示了鲜明的革命锋芒,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从思想上直接为十四大作了准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又对这个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和系统阐发,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明确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对于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7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通过上述学习,我们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和系统阐发,形成了一个包括九大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我们在学习中应着重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作出的精辟而科学的概括。这一概括,强调了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的理论成果。还特别强调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我们从以下四个“新”来讲解。
一是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新在哪儿呢?
新境界,是侧重于思想路线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指引我们党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70年代末。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特别是“四人帮”的破坏,使中国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思想僵化、百业不兴,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了深深的困境,那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呀。在这个关键时刻,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的发表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我们开拓了一条走向“柳暗花明”的新道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批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禁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和市场的问题突出出来,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的思想,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徘徊局面。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澄清了姓“社”姓“资”的是非,找到了“市场”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又日益显现出来,不突破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就无法进行下去。1997年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解开了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思想扣子。
这样,三次思想大解放,既做到了“老祖宗不能丢”,又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还做出了一番前人从未做过的伟大事业。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是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它新在哪儿呢?
新水平,是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自列宁以来人们探索了近百年的基本理论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在邓小平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的新内容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如何理解这三大理论是最具独创性的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的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国情基础。强调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核心层次把社会主义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构建了邓小平理论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有了可靠保证。
这三大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刻的阐明,都是前人所未曾作到的,体现了鲜明的独创性,充分说明了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三是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它新在哪呢
新判断,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正确分析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依据,也是从事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邓小平理论集中地阐明了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性跨越,论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与增强综合国力的关系、发展中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与利用资本主义的关系,从更大的参照系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自己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进一步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28字外交战略指导方针。从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这种判断是中国正确道路的立足点,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目标。
四是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
新体系,是侧重于理论框架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科学体系。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里,提一个问题:作为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应该具备那些基本要素呢?应该具备五个基本要素:一是前提要素,历史课题的重大性。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国际共运中有两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一个是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它已经由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实践作出了回答;一个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对这个重大课题的回答。二是核心要素,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邓小平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百年内外的种种历史条件和发展趋势,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三是形式要素,概念观点的系统性。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能没有概念、思想观点这些基本材料。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许多概念和思想观点,又创新了许多。新的概念很多,比如:先富、共富、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和平与发展,等等;新的思想观点也很多,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这样一些新的概念和思想观点,既涉及生产力层次上的问题,又涉及生产关系层次上的问题,还涉及上层建筑层次上的问题。而且,这些概念和思想观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概念和思想观点的系统性。这为邓小平理论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提供了基本材料。四是时效要素,实践验证上的正确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各行业取得的全面发展,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而且,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它还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证明其正确性。五是价值要素,具有立场上的人民性。邓小平总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绘制蓝图。而且他还经常谆谆告诫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归根到底是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邓小平,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心系人民大众,是邓小平理论字里行间都能透出的一大特色。
这五个基本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衡量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客观标准。按照这样的客观标准来衡量,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成熟的科学体系,是不难获得共识的。
以上我们讲的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来介绍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框架结构。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框架结构呢?
邓小平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逻辑起点;它以发展道路论、发展阶段论、根本任务论、发展动力论、外部条件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为主要内容;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学科领域;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行动纲领;它是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这样一个科学体系,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具有理论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我们党用这么简明的语言概括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内在联系,是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功绩。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我们还可以把它比喻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好比是这棵大树的“根”,它给大树提供了充分的生机和活力。没有根,树不会活,根不深,叶难茂。可以这么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就没有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变,没有历史是非的清理,就没有工作重心的转移,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而也就没有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四大概括的邓小平理论的“九论”,好比是这棵大树的“干”。“干”是大树的主体,“九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从九个方面正确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学科领域”的新概括,反映了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三大,把它界定为“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仅仅把它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党的十四大认识到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那么,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顺理成章得也应当包括这三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得应该贯通这三大学科领域。这就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也更科学了。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来实现的。党的基本路线,又叫做政治路线。它是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行动纲领。
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认识,是在一般理论指导下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特殊规律的揭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成果,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博大精深。这三层好比是这棵大树的“冠”。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至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左”倾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并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因此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从强国富民出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纬,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按照严密的逻辑依次展开。各个理论观点紧密衔接,彼此包含,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科学体系;同时,这一体系并不是封闭的、凝固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它作形而上学的理解不行,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更不行,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比如,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在两个基本点中,忽视任何一个,在实践中都会出偏差;否定其中一个,同时也就否定了另一个。而这两个基本点,又有机地统一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看问题,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更好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又如,在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必须把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防止和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差。再如,在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上,也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实现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又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提高了,国家实力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种社会矛盾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关键是抓住其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集中体现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全部内容的始终,是这一理论具有盎然生机的源泉。为什么邓小平同志能够明确地率先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以及“一国两制”的构想,等等?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唯书,不唯上,不墨守成规,敢于冲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开辟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给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
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如果我们的思想只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了的认识上,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上,那么,我们就很难摆脱“左”的思想束缚,甚至会以“左”的气候下形成的思想定势去观察当今的现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种种怀疑、忧虑或抵触情绪。这样,我们就很难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更不用说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了。
第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原著,同时也要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
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都凝结在邓小平同志的原著中,同时也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中。因此,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原著,特别要注意学好《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中的重点文章。对这些原著,要反复阅读,刻苦钻研,深刻领会。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
第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要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澄清模糊认识,以增强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结合起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最重要的就是联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用贯穿于这一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克服和抵御唯心论、机械唯物论、主观主义、形而上学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面具体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今国际形势变化的显著特点,是经济运行机制全球化趋势,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科技发展信息化趋势。很显然,在这种趋势下,机遇对于每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各国面临的挑战却大为不同: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是一个世界上超大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国家虽然有发展而且20多年发展很快,但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党具有自身许多优势,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当今的世界上,是中国支撑和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中国成为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中国的和平掘起正面临着来自国际方面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讲课时根据需要补充有关材料)。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讲课时根据需要补充有关材料)。
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30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在调研中发现,在部分党员和地区中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领导干部腐败、基层组织涣散等问题。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希望通过对成千上万名党员的教育,达到四大目标: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让党员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经过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我国国内形势巨大发展变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重大成就。我们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要使衰落的中国再兴盛起来,比原来更加强大,复兴到世界大国、强国的地位,即:政治上是统一的国家、经济上是强大的国家、科学技术上是先进发达的国家、军事上是领先的国家、人民生活是富裕的国家、国际上是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我们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年平均增长超过8%;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的GDP2004年已超过英国而上升为世界第4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的规模就更大,已进入世界前3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增长%左右的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形象地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两步;世界每走一步,我国走三步;发达国家每迈一步,我国就迈了近四步。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全面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全面开放经济、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旧体制、新旧思想观念激烈冲撞,社会上出现的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社会失范、法律失严、组织失控、机构失职、文化失调、道德失律、心理失衡等无序现象。我国社会结构分层化,出现了新兴社会阶层,即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利益要求的冲突和社会矛盾的积累。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所提出的新课题,需要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并从理论上给予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江泽民2000年2月在广东正式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多次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更为全面、深刻的阐述,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从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阶段。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以《“三个代表”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鲜明标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并特别强调:“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而提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则是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大意义作出的最精辟概括。
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法轮功”组织聚众闹事、美国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李登辉抛出分裂祖国的所谓“两国论”等严重事件,再次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是第一次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引导全党同志共同研究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四个如何认识”,实际上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时代发展的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提出的。
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就“改进党的作风”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地告诫全党:要高度地警觉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要研究和借鉴国际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下台或衰亡的经验教训。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因此,务必要使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和全面、正确地把握“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三个代表”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并再次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从2000年2月在广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经过全党同志的广泛研究和讨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共识。要求全党“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把‘三个代表’要求的研究、阐述和宣传引向深入”。这就说明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实际。同时也充分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集中了全党智慧的产物,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从2001年“七一讲话”到 2002年“五三一”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形成阶段。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而对党在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的基本纲领、基本任务的新概括,并在讲话的第二部分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出席了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个讲话,为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从2002年“五三一”讲话到2002年11月十六大的召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报告提出,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庄重地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至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从最初提出时的一个重要观点,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思想全面的理论体系:从指导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纲领,发展成为不仅指导党的工作,而且指导整个国家工作、指导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无产阶级已经取得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在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解决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基本规律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党完成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庄严使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明确其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集中概括: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的层面上、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逻辑层次上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和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取向。
第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优秀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这是对党的根本宗旨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出的深层的本质揭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1、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4、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
6、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7、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9、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0、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11、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
1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关于祖国统一
13、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14、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5、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
16、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关键的本义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这里是比喻事物的最紧要的部分,或者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与”字的本义是赐予,施予,给予,在这里起介词的作用,是“跟”、“和”、“同”的意思。与时俱进,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主体,要同时间、时代等客体一起,都进步、都前进。与时俱进是着眼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才能不断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三个代表”方面真正做到准确代表、及时代表、全面代表、迅速代表、有效代表、科学代表和长久代表。所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使我们党能够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
2、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前面讲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说的是一切事物立于不败之地的共性要求。而中国共产党要立于不败之地的个性要求则是“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着眼于先进性的。我们党所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要通过代表先进来带动一般和改变落后的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也是先进性的体现。从内容上看,“三个代表”是要代表先进性的,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合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3、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指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国家学说上,则是“执政为民”、“执政兴国”。江泽民在纪念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一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正如《纲要》指出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
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眼于人民性。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和重要体现。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要代表先进、追求先进、维护先进、体现先进和保持先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高度构建了一个科学完整的党建体系。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性质决定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体系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中央领导集体都从不同的角度大量深刻论述过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把马克思主义若干基本原理和建党原则综合、提炼、归纳出“三个代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还是第一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根本基础,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足够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文化需要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我们党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也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保障。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使文化园地百花盛开,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这种理论新创,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的继承、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地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问题。正是因为“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有机的辩证统一体,所以用“三个代表”概括党的先进性,就使党的先进性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在实践上更加全面,在现阶段更具有时代特征,是一种富有新意、创造性的科学概括。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方面不是仅从某一个方面,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眼光来衡量和审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其次,提出“两个先锋队”思想。即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早在1965年邓小平就说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 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 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特征不断探索、不断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根本上明确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性问题。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深化了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对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提出了新问题,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这样一支庞大的社会力量呢?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是排斥他们甚至将其推向反面呢?对此,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拓展了“人民群众”的范畴和党的群众基础。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党的群众基础,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可以入党。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分子,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提出必须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提出:“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这是江泽民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的。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又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犯的错误特别是“左”人急性病错误,大多与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关。在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从党的纲领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底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者。” 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辩证关系。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怎样正确处理这种辩证关系呢?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阶段的行动纲领。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在未来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了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要不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提出具体答案。江泽民对此作出了深刻回答,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江泽民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还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即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江泽民的这些科学阐述,鲜明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明确地阐述了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原则问题。“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所以,“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其中无不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无不体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明确指出,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断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衡量党的方针政策的成改得失,也要坚持全面性的标准,即要看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要看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还要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结束语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并强调指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现在,“目标已经确立,蓝图已经绘就”,同学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发学习,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江泽民多次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为本质的概括。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样,建设党,也要首先搞清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总结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当好“三个代表”。党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业,甚至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这“三个代表”。只有按“三个代表”的目标和方向去建党,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才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真正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未来,无论从经验还是教训来说,“三个代表”都是我们的立党之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我们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执政治国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掌握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稳固执政地位。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我们党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说明党的先进性,根本上就表现在这“三个代表”上,党是否切实保持了先进性,也要以这“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力量就不会枯竭,我们党的生机就永远勃发。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课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任务作出了新概括,涵盖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史,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代表”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为什么要建党、建党干什么、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理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衡量我们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在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怎么才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检验执政兴国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依据。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都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面向未来,怎样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上就是要在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上下工夫。
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社全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我们国家的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正确借鉴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是提出来的。
人类历史上传统的发展观,普遍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不少国家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历史,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逐步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新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包容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一切优点,特别是在吸纳了当今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如胡锦涛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以过程而存在,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以系统而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等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畸重畸轻,而应协调共进。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指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地区和国家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
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同年10月中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4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题为“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2月16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关键。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胡锦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必须在大力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那么,“五个统筹”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呢?(1)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3)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过去,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硬指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脱离地方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上投资,不仅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个别地方,少数干部为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大搞五花八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其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的。上个世纪70年代,围绕着“环境危机”、“石油危机”和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全球曾经爆发了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党和政府不仅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作出了不懈努力。
关于“靠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于“发展什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关于“怎么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又快又好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又快又好”,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首先要快,快是前提;关键在好,好是方向、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又快又好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快”的含义是经济发展要有较高的速度,思维观念要有较大的转变。“好”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质量要高,社会发展的层次要强,企业发展的效益要大,人民群众要获得较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两点又紧密相联系,“快”是要求“好”的快,“好”是要有速度的“好”。应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的发展确实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又快又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GDP2003年~2005年的增长速度是10%,10.1%,9.9%。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超过18.2万亿元。2002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外贸总额已经突破1.4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三位。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万亿元,实现利润6000亿元。全国税收收入首次超过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收5148亿元。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而且社会事业发展也有新进展。目前已有620多个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体系,覆盖了1.63亿农民。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到2005年年底,已有16个省、区建立了工资监控制度,为394万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32亿多元。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24字基本思路。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建议》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因此,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过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就是说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而构成了这些理论之间一脉相承的最基本内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与时俱进的呢?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时代的需要决定着理论的内容,也构成了理论体系所体现的时代性。实践是一个生动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与蓬勃向前的实践相适应,理论也必须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提炼新观点,开辟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每一理论新形态都有自己的时代支撑点。
今天的实践新在哪里呢?概括起来就是,新的世纪、新的阶段、新的使命。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开放呈现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要求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新的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正毛泽东讲过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要用“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写出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的可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这些成果中,科学发展观是最重要的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有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基本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于“为什么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了回答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近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后发大国兴起从未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当年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将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提供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政治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回答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的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快”的含义是经济发展要有较高的速度,思维观念要有较大的转变。“好”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质量要高,社会发展的层次要强,企业发展的效益要大,人民群众要获得较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两点又紧密相联系,“快”是要求“好”的快,“好”是要有速度的“好”。应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的发展确实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又好又快。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殚思竭虑、艰辛探索,有成功和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高擎起“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大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进一步告诫全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不言而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一条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清晰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脉络。
改革开放使我们经历了里程碑式的体制变迁,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渐成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成果,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才有了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全面发展才有了物质前提,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富物质成果后水到渠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综合发展形成的思想产物。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运行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和矛盾。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等等(根据需要再补充相关资料)。上述问题的根本解决,就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积极妥善地应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章小结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