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9911003)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

    中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二)适用专业: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班

    (三)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属于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执行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目的,是要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地阐明马克思理论观点,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面对当代现实,回答现实社会问题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通过学习,提高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六)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七)学时、学分数: 32学时,2学分

    (八)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等。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建设网上教学系统、指导学生读书和论文写作等。

    (九)考核方式与要求:

1.理论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采用撰写研究论文的形式。

2.对要求学生掌握的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内容,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形式考核。

3.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占60%,平时表现与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时分配表

 

章节次数

章    节    名    称

学时数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他

   1.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2

 

 

2.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8

8

 

 

3.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

6

 

 

4.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6

6

 

 

5.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

4

 

 

6.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2

2

 

 

7.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2

2

 

 

8.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2

2

 

 

    (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与难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4.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4.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考核要求: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根本特征。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2.阐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学生将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学时数:8课时

教学内容:

1.物质世界和实践

1.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2社会生活本质上市实践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3.2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核要求:重点考察物质观、运动观、意识论和实践论,考察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掌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市实践的?

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本理论,提高学生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3.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中立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4.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真理与价值

2.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2真理的检验标准

2.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3.1一切从实际出发

3.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认识产生基础、本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4.当代大学生如何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系统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全面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4社会规律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考核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律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考核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的途径。

4.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重点与难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2.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2资本主义所有制

2.3产生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3.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3.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商品经济基本原理,考核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如何理解商品二要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重点与难点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实质

2.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和实质

7.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2.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垄断的相关知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与实质,考核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后果,考核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3.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2.1在实践中社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2.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2.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考核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地位和作用,考核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达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知识。

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6.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2.3实现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

3.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考核要求:重点考核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思考题:

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三、参考教材及资料: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 1995版。

    17.列宁:《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2.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执笔人:闫翠玲

教研室主任:闫翠玲

系主任:李金杰

                                                  社科基础教学部原理教研室

                                                                                          2012  年  4  月 20  日

 

                                                   制订教学大纲参考书目资料一览

 

序号

名   称

类别

作者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出版或刊发时间

页码

1

《共产党宣言》

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著作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著作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4

《资本论》

著作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5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著作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6

《自然辩证法》

著作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7

《自然辩证法》

著作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8

《哥达纲领批判》

著作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9

《共产主义原理》

著作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10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著作

列宁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11

《谈谈辩证法问题》

著作

列宁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12

《矛盾论》

著作

毛泽东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3

《实践论》

著作

毛泽东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著作

邓小平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著作

邓小平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16

 《论“三个代表”》

著作

江泽民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17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其他

胡锦涛

《人民日报》

2005年6月27日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材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